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为1955年创办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1960年更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同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1970年停办,迁往肇庆开办肇庆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复办,1982年被确定为省属成人师范本科院校,并于同年开始举办成人师范本科教育,1985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1990至2008年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类型定位:教学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层次定位: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学科定位:以师范教育为主,适度发展非师范教育。
服务面向:立足广东、面向湾区、辐射全国,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办学理念:因基础教育而生、应基础教育而兴、为基础教育而谋。
办学特色:聚焦“幼(学前教育)小(小学)特(特殊教育)”,引领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人格健全、文化知识广、专业基础实、职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现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0余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43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8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7.8万册,电子图书95.76万册。设有19个教学院系和24个研究机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248人,成人在校生3.5万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6人,其中高级职称234人,博士、硕士学位769人。现有11人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项目广东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南粤优秀教师”“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学校有教育部校(园)长培训专家1人、“国培”计划国家专家库专家14人、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3人、省督学3人。受聘其他大学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2人。
学校开设44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含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2个,在最近两届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获批“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州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广州市院校就业创业e站”。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及师范生技能、学科竞赛、体育竞技、语言艺术、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
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取得长足进展。现有教育学、数学、生态学3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建有6个省级研究基地,其中4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岭南文化研究基地;8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4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近5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8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取得授权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类成果100余项;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1项。学校主办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连续六届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主动服务广东省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广州、汕头、阳西、陆河等地政府合作共建了22所附属学校;与广州市白云区合作成立省内首个小初高全学段覆盖的乡村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与阳江市阳西县合作共建省“双百行动”中第一个乡村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阳西教育集团;与汕尾市陆河县合作共建共管省内首个全学段整县域校地合作优质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陆河教育集团。学校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尤其是薄弱学校快速优质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2022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龙湖附属中学教育集团被广东省教育厅遴选为第二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养对象;2023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沙珠江学校被遴选为广州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培育创建单位;2024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阳西教育集团作为乡村教育振兴与省“双百行动”典型案例被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双百行动”专班工作简报专题报道。
学校是教育部校长领航工程基地、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基地。广东省中小学党建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项目办公室、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6个省级机构设在我校。学校培训实践资源丰富,协助省教育厅统筹管理114个省名书记、名校长工作室,195所省基础教育党建示范学校,280所省校本研修(培育)示范学校。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80%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在我校参加过校长培训,50%以上的骨干教师在我校参加过教师培训。
悠悠岁月,风雨兼程。学校几经变迁,数易其名,却初心不改,薪火相传,“因基础教育而生,应基础教育而兴,为基础教育而谋”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
沧桑砥砺,春华秋实。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学校将秉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校训精神,努力创建教师教育特色彰显、服务基础教育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下载极志愿APP
免费体验更多优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