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中医学类
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原始的医学活动。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69万年前的“北京人”平均寿命大约只有14岁,因而可以说,人类早期的医学活动中,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儿童医疗保健内容。《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儿科医生则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见于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书中有关于“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汉书·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19卷,是早期的妇儿科方书。《内经》不仅建立了指导各科临床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且提出了有关儿科的不少论述,如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等。《伤寒杂病论》建立的辨证论治体系,特别是脏腑论杂病,对后来儿科辨证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已有儿科医案记载,如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小儿气鬲病,东汉名医华佗曾以四物女宛丸治小儿下利病。《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儿科、产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小儿医学专著,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
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医学教育,在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其中论小儿杂病诸候6卷。该书提出—了“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等积极的小儿护养观。将外感病分为伤寒、时气两大类,内伤巢元方病以脏腑辨证为主,详论儿科病因证候255候。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首列“少小婴孺方”2卷,收录儿科用方3m余首,将儿科病分为9门,论其理法方药。
相传至今的最早儿科专著《颅囟经》,流行于唐末宋初,提出婴幼儿体届纯阳的观点,论述小儿脉法及惊。痫、癫、疳、痢,火丹等疾病的证治,北宋钱乙,字仲阳,对中医儿科学体系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因而被誉为“儿科之圣”。钱乙的主要学术建树,由其弟子阎季忠编集于《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该书归纳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钱乙从儿科特点出发,在四诊应用中尤重望诊,对“面上证”、“内证”,痘疹类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等,都有较详明的论述。《小儿药证直诀》建立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捉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等,成为中医儿科辨证学中最重要的力法。他制订儿科治则治法,从五脏补虚泻实出发,又注意柔润清养,补运兼施,攻不伤正。他善于化裁古方,根据儿科特点创制新方,制剂以成约为主,切合临床应用。
北宋时期,天花、麻疹等时病流行,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总结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为天花、麻疹类专著之始。南宋刘昉等编著《幼幼新书》40卷,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著作。南宋时还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对儿科各类疾病厂-泛收录论述,包括多种先天性疾病。书中明确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慎所致,与成人因破伤而患的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提出切戒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子按脐烧炙脐带,再以封脐散裹敷,是当时预防脐风的较好方法。
南宋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沦》《小儿病源方论》,他力们固养小儿元阳,以擅用温补扶正见长。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气虚寒而产生的逆证,他擅用温补托毒救急。陈文中主温补,与钱乙、董汲重寒凉,两者相得益彰,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为儿科疾病辨证论治提供了全面的依据和丰富的治疗方法。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 (元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金元四大家各有特长,在儿科方面也各有贡献。刘完素主张用辛凉苦寒,泻热养阴法治疗小儿热病主张从正治热性病善用攻下。李呆重视凋理脾胃。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用养阴法见长。
元代曾世荣编著《活幼口议》《活幼心书》。曾氏详论初生诸疾,是中医新生儿学较早的集中论述。他议证论候翔实,对多种儿科常见病证候分类治法均作了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论述,如归纳惊风四证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治法,立琥珀抱龙丸、镇惊丸等疗惊方,均沿用至今。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善采众长,著《保婴撮要》。薛氏发扬五脏辨证学说,每篇首引钱乙辨证论治纲目,继陈张元素五脏相关之阐述,旁征博引,演绎成篇。他们重视脾、肾二脏,治脾宗陈文中而偏温,治肾既宗钱乙养元阴滋生化源,又效陈文中温元阳阴中求阳。《保婴撮要》论小儿各科病朱震亨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其中论及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病证达70种以上,脏腑、经络辨证用药,内治、外治、手术兼施,对中医小儿外科学专科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代名医万全,著儿科专著《幼科发挥》《育婴秘诀》《片玉心书》等。他就不同阶段的儿童,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
在朱震亨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他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并认为“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凋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此外,明代还有李时珍《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治疗儿科病的药、方。鲁伯.嗣《婴童百问》,详究儿科病源与证治,论述平达,切合实用,,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集众书之长,又参以己见,容广博。张景岳《景岳全书·小儿则》,提出了儿科辨证重在表里寒热虚实,小儿“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等观点。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著《幼科铁镜》,认为“有诸内而形诸外”,可从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是清朝廷组织编写的儿科专书,条理分明,立论精当,适用于临床和教学。吴灿《济婴撮要》十七卷,搜集了多种儿科著作撮其精要对小儿病的诊治、推拿法及辨证治疗等作了概括的归纳整理。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足一部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阶段及合并症的辨证与治疗。王清任《医林改错》汜载厂作者观察小儿尸体的解剖学资料,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夏禹铸《幼科铁镜》的观点,阐发活血化瘀治法,介绍了该法在紫癜风、疳证、小儿痞块等病证中的应用。
陈复正是清代儿科名家,著《幼幼集成》。他倡导指纹诊法,概括了指纹诊的方法和辨证纲领。《幼幼集成》除采用脏腑辨证外,更重视八纲辨证在儿科的应用,陈氏创制厂集成八方,沿用古方,还大量收录各类简便方,使该书更具实用价值。
吴瑭不仅是温病大家,在儿科方面也卓有成就。他鲜明地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酌病理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临床用药注意点。论小儿温病,六气病因,三焦分证,治病求本,与叶桂的卫气营血辨证学说相辅相成。
明清寸期,天花、麻疹等时病流行,儿科在产;生大量痘、麻专著的同时,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已广泛传播《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载有稀痘方,《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俞茂鲲《痘疹金镜赋集解》(1727年)说,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盛行各地。我国的人痘接种法后来流传到俄罗斯、朝鲜、一本、土耳其及欧非国家,成为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朝后期,随着西医传人我国,儿科界也开始有人提出宜中西医合参。何炳元《新纂儿科诊断学》中就在传统四诊之外,引人检诊一项,用于检查口腔、温度、阴器、便路等的变化。民同时期儿科疾病流行,许多医家寻求古训,融会新知,救治了大批患儿。例如,在治疗重症热病时,徐小圃擅用温阳药物回阳救逆,奚咏裳善取寒凉药物清热保津,就是这一时期外感病寒、温两大学派的杰出代表。
四、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发展我国传统医学的政策支持下,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进步的学术氛围中,中医儿科学和其他中医学科一样,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现代中医中等和高等教育,70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硕上生教育,八十年代开始中医儿科学博士生教育,90年代又开始进行在职医师的继续教育,这种现代的完整教育体系,不仅为中医儿科界输送了大批人才,而且使中医儿科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成为学科发展的保证。
建国以来,整理出版了历代儿科名著,发掘了一大批对临床具有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可贵资料。就中医儿科学若干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学术争鸣,认识渐趋一致。儿科诊法应用,丰富了传统四诊内容,在四诊客观化如色诊定量、舌诊微观化、闻诊声音分析、脉图分析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而月。尝试把利用血液化学、超声影像等现代技术方法取得的微观辨证资料,与应用传统四诊手段取得的宏观辨证资料相结合,发展了儿科辨证学。
在预防医学方面,我国古代养胎护胎的经验得到总结推广,对促进优生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孕妇服药,预防新生儿胎黄、胎怯等的发病,取得了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对体弱儿童辨证给药,调整体质,增强脏腑生理功能,减低,厂反复呼吸道感染儿和脾胃虚弱儿的发病率,延长了哮喘、肾病综合征等复发性疾病的缓解期。中药保健药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的开发应用,对增强体质,保护易感儿,降低发病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临证医学方面,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进步和科研方法的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诊疗水平大为提高。应用小儿暑温理论指导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辨证论治,降低了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应用胎怯理论指导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提高了生长发育速度,增强了体质,降低了死亡率。对哮喘、肺炎喘嗽、泄泻、癫痫、胎黄等儿科常见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厌食、儿童多动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辨证论治总结出了规律;对肾病综合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急性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新生儿硬肿症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取得成果。一批儿科新剂型药物,如口服液、注射液等投入临床使用。在临床科研中引进了实验手段,通过临床检验、动物实验,不仅证实了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说明了药效学原理,而且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筛选方药、改革剂型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正在向着学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中医儿科学的现代化,就是要建立起一整套源于传统中医儿科,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与各现代科学学科自然衔接、协调发展的全新理论和实践体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科学研究是其必由之路,人才培养是其基础工程。相信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中医儿科学的现代化,将会随着整个中医学的现代化而逐步实现。
小儿年龄分期
儿童生命活动的开始,起于阴阳两精相合而形成的胚胎c新生命产生之后,就不断生长发育,直至成年。儿童与成人的年龄界限,现代一般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所说:“当以十四以下为小儿治”,将14岁作为儿童年龄的上限。
儿童阶段的不同时期,小儿的形体精神、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养育保健、疾病防治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为了儿科工作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对儿童阶段再按年龄分为若干时期。
现代一般将小儿按年龄分为以下的几个时期。
从男女生殖之精相合而受孕,直至分娩断脐,属于胎儿期。胎龄从孕妇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为40周,280天,以4周为一个妊娠月,即“怀胎十月”。
胎儿在孕育期间,寄生于母体之内,与其母借胎盘、脐带相连,依靠母体的气血供养,在胞宫内生长发育,因而与母体休戚相关。胎儿的健康成长,依赖于孕母的调摄,我国自古称之为“养胎”、“护胎”和胎教。中医儿科学胎儿尚未成熟,如草木未萌,嫩芽易伤。尤其在妊娠早期重2周的胚胎期,从受精卵细胞至基本形成胎儿;最易受到各种病理因素的伤害,造成流产或先天性畸形。妊娠中期15周,胎儿各器官迅速成长,功能也趋成熟;妊娠晚期13周,胎儿以肌肉发育和脂肪积累为主,体重增长快。后两个阶段胎儿若受到伤害,易造成早产。先天之本,一生之基,做好胎儿期保健,使胎儿形神咸备,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将会为儿童出生后的健康发育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国际上还将孕期满28周到出生后7天止,定为围生(产)期。围生期小儿死亡率高,重视优生优育,必须抓好围生期保健。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
新生儿开始脱离母体而独立生存,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在这一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新生儿在短暂的时间内,经历了内外环境的突然变化,机体内部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但是,新生儿的脏腑功能未曾健全,精神发育未曾成熟,处于稚嫩状态,机体调节功能不足,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和御邪能力都较差,加上胎内、分娩及生后护理不当等原因,故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这一时期的保健护理工作也就特别重要。
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婴儿已经初步适应了外界环境,显示出蓬勃的生机,生长发育特别迅速。1周岁时,小儿的体重增长到出生时的3倍,身长增长到出生时的1.5倍。由于生长迅速,机体对水谷营养的需求特别旺盛,而婴儿脾胃未充,运化力弱,因而需要重视乳食喂养,预防脾胃病发生。同时,婴儿肺脏娇嫩,表卫未固,来自母体的免疫能力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力又未能健全,御邪能力弱,造成时行疾病和肺系疾病的发病机会大为增加,必须加强对这类疾病的预防工作。
1周岁后至3周岁为幼儿期。
幼儿期小儿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尤其是在体格发育方面。此期小儿学会了走路,活动范围扩大,接触周围事物的机会增多,智力发育比较突出,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同时,感邪患病的机会也较前增加。小儿的饮食已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乳牙渐次长齐,在脾胃功能逐渐增强的过程中,要注意预防脾胃病的发生。
3周岁后至7周岁为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的小儿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趋于完善。在这一时期,要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基本素质,包括增强体质、生活习惯、思想品德、早期教育等。学龄前期儿童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对在这一阶段仍然经常发病未愈的患儿,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疳证、厌食等,应抓紧调治,以免将这些疾病迁延至学龄期。
7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1岁,男13岁)称学龄期。
学龄期一般处于小学学习阶段,此期小儿在体格方面仍稳步增长,乳牙依次换上恒牙,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此期儿童脑的形态发育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更为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增强,能适应正规的学习生活。要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一时期儿童的发病率进一步下降,但肾病综合征、哮喘、过敏性紫癜、风湿热和类风湿病等疾病好发于这个时期,预防工作应有针对性地进行。
青春期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到18—20岁。青春期开始阶段仍属于儿童范围。
青春期是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其显著特点是肾气盛,天癸至,生殖系统发育趋于成熟,女孩乳房发育、月经来潮,男孩精气溢泻,体格生长也出现第二次高峰,体重、身长增长显著,心理变化也较大。近几—卜年来,小儿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有提早的趋势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生长和发育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生理现象,也是不同于成人的基本特点。生长指小儿形体的增长,发育表示各种功能的演进。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形态和功能的不断成熟、完善,反映了小儿的生理特点。
古代医家提出的变蒸学说即是阐述小儿生长发育的理论。
变蒸学说早在《脉经》和《诸病源候论》中已提到变蒸学说。《诸病源候论·变蒸候》指出:“小儿变蒸者,以长血气也,变者上气,蒸者体热。”钱乙进一步阐明了变蒸为生长发育的理论,他在《小儿药证直诀·变蒸》中指出:“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后,即长骨脉,五脏六腑之神智也。变者,易也。又生变蒸者,自内而长,自下而上,又身热,故以生之日后三十二日一变。变每毕,即情性有异于前。何者?长生腑脏智意故也。”薜己在《保婴撮要·变蒸》中也提出:“变者生五脏也,蒸者养六腑也,变者上气,蒸者发热,每经一变一蒸,情志即异。”也支持了变蒸属小儿生长发育的理论。
综观上述,古代医家用变蒸来归纳解释小儿的形态发育和智慧增长规律是有一定价值的,每蒸毕,均有变化,这是符合小儿在1岁以内发育迅速的规律,小蒸以后接着大蒸,也符合1岁以后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减慢的规律。但变蒸学说认为在发育过程中必定出现一些发热等异常现象,是不正确的。若将疾病中所出现的发热、呕吐等症视为变蒸过程,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不良后果。
体格发育是健康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总结,用来衡量小儿健康状况的标准,体格发育与社会条件、气候、地理、营养、疾病等有密切关系,必须综合全面情况,方能作出正确判断。现从体格发育方面列举生理常数如下:
1. 体重 2. 身长 3. 头围
4. 胸围 5. 囟门 6. 牙齿
7. 呼吸 8. 脉搏 9. 血压
体重是作为衡量小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指标,也是西医学计算药量的根据。 小儿初生体重平均约3kg,出生后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700g,7个月到1岁平均每月增长500g,2岁时体重为12kg,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kg。以下公式通常用于粗略估计小儿体重。 中医儿科学┌ 1~6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
│
1周岁内 ┤ 7~12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6×0.7+(月龄-6)×0.5
│
└ 2~12岁 体重(kg)=年龄×2+8
身 长(高)
身长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身长的显著异常是疾病的表现,如身长低于正常的30%以上,要考虑侏儒症、营养不良等。身长是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3岁以下卧位测量身长,3岁以上采用立位,要求足跟、臀、两肩部及枕后同时紧靠立柱。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约50cm,出生后第1年增长25cm。2岁后用下列公式推算: 身长(cm)=75+5×年龄。 此外,还有上部量、下部量的测定。
头围:用软卷尺齐双眉上缘,后经枕骨结节,左右对称环绕一周。新生儿头围平均34cm ,前半年约增加8~10cm,后半年约增加2~4cm,2岁时达48cm;第二年仅增加2cm,5岁时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54~58cm。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和佝偻病后遗症,过小见于脑发育不全及小头畸形。
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为胸围。出生时胸围平均32cm,小于头围1~2cm。1岁~1岁半时头围与胸围相等,以后胸围逐渐大于头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cm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佝偻病和营养不良则胸围较小。
囟 门
囟门: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后囟则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后囟至迟约于生后6~8周闭合(部分出生时已闭合)。前囟出生时大小约1.5~2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约在1岁~1岁半时闭合。前囟检查对儿科临证很重要,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或过大见于佝楼病、克汀病或脑积水;前囟饱满常见颅内压增高,常见于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疾病;前囟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牙齿:牙齿可分为乳牙及恒牙两种。约自6个月起(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尚未出牙可视为异常,最晚2岁半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6。6~7岁乳牙开始脱落换恒牙。17~30岁恒牙出齐 ,共28~32个。
呼吸
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1~3个月每分钟约45~40次,4~6个月每分钟约40~35次,6~12个月每分钟约35~30次,1~3岁每分钟约30~25次。
脉 搏
脉搏:年龄愈小,脉搏愈快。新生儿~1岁每分钟160~120次,1~3岁每分钟120~100次,3~5岁每分钟110~90次,5~7岁每分钟100~80次,7~12岁每分钟90~70次。
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一般收缩压不得低于9.9~10.7kPa(75~80mmHg),不能超过16.0kPa(120mmHg),舒张压不得超过10.7kPa(80mmHg)。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约高2.7~5.3kPa(20~40mmHg),各年龄期小儿的正常血压,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中医儿科学收缩压(kPa)=10.7+0.27×年龄
舒张压(kPa)=收缩压×(1/2~2/3)
测血压应在小儿安静状态下进行,一般只测一侧上肢即可,怀疑有主动脉缩窄或大动脉炎时,应测下肢血压。
动作、感觉发育
1. 动作发育 动作的发育直接与肌肉的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发育顺序是由上到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地进行。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能登梯,跳跃,动作也逐渐有力,精细和准确。
小儿精细动作的发育表现在握物的方式上。
2. 听觉 由于新生儿耳窍发育未全,所以听觉很不灵敏,但对强大的声音有瞬目、震颤的反应。2周的小儿即可集中听力,3个月时对声音有定向反应。
3. 视觉 新生儿的眼睛已有感光反应,当给予强光时,可以引起闭眼。从第2个月开始,有注视物体的能力;自第3个月开始,可追寻活动着的玩具或人;自5个月开始,可以辨认物体的颜色和形状,能认识母亲。
4. 味觉与嗅觉 新生儿对甜、酸、苦已有不同反应。4~5个月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很敏感,故应适时添加各种辅食,使之习惯不同味道。小儿的嗅觉发育较慢,6个月以后才能分辨香臭。
5. 皮肤感觉 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和深感觉。触觉是引起某些反射的基础,新生儿已很灵敏。眼、口、手掌、足底等部位,触之即有反应。3个月时已能区分31.5℃与33℃的水温差别。
语音发育反映神经的发育,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 发音阶段 新生儿除哇哇啼哭,没有其他发音;2个月能发出和谐喉音;3个月发出喃喃之声。
2. 咿呀作语阶段 5~6个月会发出单调音节;7~8个月会发复音,如“妈妈”、“爸爸”等,并可重复大人所发简单音节。
3. 单语单句阶段 1岁以后能说日常生活用语,如睡、吃、走等;15个月能说出自己名字;1岁半能讲单句,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如吃饭等。
4. 成语阶段 2岁后能简单交谈,4~5岁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7岁以上能较好掌握语言。
小儿语言的发育,除了与神经发育有密切关系之外,还需要正常的听觉和发音器官,并与后天教养相关。
生 理 特 点
关于小儿生理特点,古代医家论述甚多,可归纳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两方面,理论上创立了纯阳学说与稚阴稚阳学说。
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用来比喻小儿时期的生长发育非常快速,形体发育,动作功能,智力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均快速增长,不断向完善、成熟的方面发展。古人观察到小儿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动态变化,理论上用“纯阳”来概括,称小儿为纯阳之体。所谓“纯阳”,是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正常小儿是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纯阳学说是以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客观存在为基础,成为生理特点的理论依据之一。
这是小儿生理的另一特点,脏腑是指五脏六腑,形气是指形体结构、气血津液和气化功能。小儿出生之后,五脏六腑都是娇柔嫩弱的,其形态结构、四肢百骸、筋骨肌肉、气血津液、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的,这种体质特点,古代医家早有论述。清代吴鞠通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将这种生理现象归纳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奠定了“稚阴稚阳”学说。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体表现在肌肤柔嫩,腠理疏松,气血未充,肺脾娇弱,肾气未固,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方面。[举例]五脏六腑功能皆属不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
⑴ 肺常不足 ⑵ 脾常不足 ⑶ 肾常虚
此外,小儿五脏功能生理特点,还表现为“肝常有余”及“心常有余”。当然,由于小儿脏腑经络柔嫩,精气未充,感邪后易化热化火,引动肝风,以及由于肾阴不足,心火易炎,此乃“肝常有余”、“心常有余”的另一含义。
纯阳学说
关于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
“纯阳”与“稚阴稚阳”都是古代医家用来说明小儿生理特点的理论。“纯阳”是指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稚阴稚阳”是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骨骼肌肉、筋骨皮毛以及精神意识等与成人相比均属不足。
“纯阳”最初用来说明宇宙现象。[原文]《颅囟经·脉法》中用以引申说明小儿的生理特点,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之后,历代医家也纷纷用“纯阳”理论说明临床的脉象特点、治疗法则、疾病性质与发病特点。但是从生理方面来理解“纯阳”,则认为是用以说明小儿时期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这一特点的。
稚阴稚阳学说在理论上是纯阳学说的发展,说明小儿体质除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之外,还存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一面。稚阴稚阳学说也为小儿发病容易这一病理特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纯阳与稚阴稚阳学说,都是在阴阳学说范畴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小儿生理特点,同时也为阐明小儿病理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发病原因与病理特点
小儿疾病的发生,其病因虽与成人基本相同,但由于小儿的体质特点,故还有其特殊性。小儿疾病的发生,一是机体正气不足,御邪能力的低下,二是由于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所致。由于小儿脏腑柔弱,不仅发病容易,而且变化迅速,邪正之间、寒热虚实之间,易于消长转化,反映出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患病后如及时诊治,机体易趋康复,此乃小儿另一病理特点。
外感六淫、疠气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占小儿外感致病因素中第一位。小儿肺常不足,腠理不密,肌肤疏松,风邪从口鼻、皮毛而入,引起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等肺系疾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邪外袭,发病多急,传变较快。
小儿外感风邪常易与其它病邪兼夹致病,常见有夹寒、夹热、夹湿等。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小儿躯体受寒,或为饮食生冷所伤,则寒邪犯肺,痰饮内停,最易发生冷哮。若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发生寒泻。若迁延不愈,可由脾及肾,伤及肾阳。寒性凝滞,寒凝则血涩,常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小儿感受暑热,可表现为热、痰、风、惊的病理变化,以及一些小儿夏季特有的病证。
湿性粘滞,小儿脾常不足,故小儿腹泻最为多见,感受湿邪还可引起其他疾病。如湿阻脾胃,可导致食欲不振,湿与热合,流注经络,可发生痿证等。
秋燥之气,易伤津液,燥邪可致疫喉及肺燥伤阴之证。
火为阳邪,轻者为温,重者为热,甚者为火。
除以上六淫之邪外,小儿还常易感受疫疠之气,而引起时行疾病如麻疹、水痘,小儿麻痹症,丹痧等。感受疫疠之气,病情常较危重,并有相互传染的特点。
饮 食 内 伤
饥饱失常 小儿不知饥饱,饮食失宜,而易伤及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常。如乳食过度,则脾胃为病,不能蒸腐运化水谷,可发生食积、呕吐、腹胀、腹泻等证。
饮食不洁 小儿脾胃薄弱,如饮食不洁则损伤肠胃,可致腹泻、呕吐、痢疾等肠胃疾病及肠道寄生虫病,严重者可致食物中毒,甚则危及生命。
饮食偏嗜 有些小儿常见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食谱单调,致使营养缺乏,日久则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乏源。临床出现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等气血不足,脾胃虚弱之证,常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胎 产 损 伤
小儿病因除以上外感六淫及内伤乳食外,还与胎禀因素及产时损伤有关,如孕母严重营养不良可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易发生流产和早产,出生的婴儿常为低出生体重儿。孕母疾病对胎儿也有影响,有些时行疾病可直接传给胎儿如水痘、风痧等。
在分娩过程中,如产程过长或胎吸、产钳等工具使用不当,可导致头颅血肿、斜颈、青紫窒息、不乳不啼等证,严重者出现抽风痉厥、尖叫尖啼。在断脐及脐带结扎过程中,如不重视清洁卫生,则可发生脐风、赤游丹等疾患。
禀 赋 因 素
禀赋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小儿某些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癫痫、哮喘诸病。癫痫在《素问·奇病论》中已有“此得之在母腹中时”的记载。哮喘多为宿疾,其发病也与母体遗传有关。其他如病理性黄疸、某些出血性疾病等,也与胎禀、遗传有关。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发病容易是指小儿容易感染病邪而发病。小儿脏腑娇嫩,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之幼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会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淫所侵,在内易为饮食所伤,以及胎产禀赋因素,所以小儿易于感触,容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容易引起疳证,食积,泄泻等症。
小儿肾常虚,易发生先天元精不足而引起各种疾患,如解颅、胎怯胎弱、五迟五软等疾病,也可由脾胃之精摄取不足,影响肾气藏精而产生佝偻病等疾患。
传变迅速是指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变化多端,其主要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感染疾病传变迅速,寒热虚实错综复杂,但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活力充沛,组织再生和修补的过程较快,且病因比较单纯,疾病过程中情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相对较少,所以轻病容易治愈,重病若及时诊治,护理得宜,大多数也能获得痊愈。
图书信息
书 中医儿科学名: 中医儿科学
作 者:王文华,高桂奇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1
ISBN: 9787802319967
开本: 16开
定价: 16.00元[1]
本教材在以往大、中专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乡村医生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以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提高乡村医生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为出发点,降低理论深度上的要求,建立实用中医儿科技能体系。体现中医学专业学历教育面向基层是编写本教材遵循的主要原则,因此,不论在病种的选择方面、疾病的描述、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力求实用,特别是介绍了一些儿科临床简便易行而又确有疗效的外治及针灸、推拿疗法。并注意突出农村常见儿科疾病与时行疾病的诊断及中医预防与治疗措施。疾病的诊断及分型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同时,根据临床要求和疾病谱的变化,在以往中专、专科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反复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等多发病种,并努力体现中医儿科学治疗特色,注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及处理常见病症的能力,使之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广大农村、社区医疗工作的需要。
本教材分总论、各论两个部分,共八章。分别介绍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知识、常见病证、时行疾病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治疗。
中医儿科学书 名: 中医儿科学
作 者:王萍芬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2月
ISBN: 9787532341009
开本: 16开
定价: 12.00 元[2]
《中医儿科学(供中医类专业用)》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普通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和审定的,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针灸专业使用。《中医儿科学(供中医类专业用)》共分四章,分别介绍了儿科学基础知识、常见病证、时行疾病、初生儿病证,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生理特点、病理特点、喂养保健、四诊概要及治疗概要,分别从病因病机、诊断依据、辨证论治诸方面,对常见病证、时行疾病、初生儿病证作了详细论述,并对部分病证结合当前医学发展,介绍了现代研究进展。对每个病证的阐述,既反映了中医特色,又保持了中医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附录有小儿常用针灸及推拿疗法、常用中药、常用小儿实验室检查正常值等篇章。为便于查阅,还附加了方剂索引。
中医儿科学书 名: 中医儿科学
作 者:汪受传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ISBN: 9787117120463
开本: 16开
定价: 65.00 元
《中医儿科学(第2版)》内容简介:本教学参考书包含了正文和附录:正文包括儿科学基础、儿童保健、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肝疾病、肾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新生儿病、其他疾病。附录包括小儿推拿疗法、小儿针灸疗法、方剂汇编、中成药汇编等。
《中医儿科学(第2版)》的学术内容要求在教材的基础上,从传统理论和现代进展两方面加以扩充,不仅要对教材内容加以阐释,解疑释难,深化中医学理论知识,增添临床思辨方法和实用治法,而且要提出中医学特色与优势,以及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新版图书信息
书 名: 中医儿科学
作 者:汪受传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1日
ISBN: 9787117137850
开本: 16开
定价: 136.00元
内容简介
《中医儿科学(第2版)》的编写,就是立足于满足中医儿科高级专门人才学习和提高的需要,适应学科发展,力图充分反映学科学术进展,照顾到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不仅介绍中医儿科临床研究的进展,总结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而且注重介绍了中医儿科学实验研究的新成果和已建立起的研究方法。
中医儿科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临床分支学科,几千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逐步建立起了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目前,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高速发展与现代技术的进步,学科间交叉渗透,中医儿科学在保持其自身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和提高自己,开始了中医儿科学现代化的历程。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儿科学概论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的范围与任务
一、中医儿科学的学科范围
二、中医儿科学的发展现状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道路
第二节 中医儿科学学说概要
一、《素问》、《灵枢》
二、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
三、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四、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疹方论》
五、曾世荣《活幼心书》、《活幼口议》
六、薛铠、薛己《保婴撮要》
七、万全《幼科发挥》等
八、陈复正《幼幼集成》
九、吴瑭《温病条辨》
十、徐小圃《儿科名家徐小圃学术经验集》
第二章 生理病理与喂养保健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
二、婴儿期
三、幼儿期
四、学龄前期
五、学龄期
六、青春期
第二节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一、生长发育
二、生理特点
三、体质特点
第三节 发病原因与病理特点
一、病因特点
二、病理特点
第四节 乳食喂养与儿童保健
一、乳食喂养
二、儿童保健
第三章 儿科辨证论治概要
第一节 儿科诊法概要
一、望诊
二、闻诊
三、问诊
四、切诊
第二节 儿科辨证概要
一、八纲辨证
二、六淫、疫疠辨证
三、卫气营血辨证
四、脏腑辨证
五、气血痰食辨证
第三节 儿科治法概要
一、内治疗法
二、外治疗法
三、针灸疗法
四、推拿疗法
第四节 儿科护理概要
一、一般护理
二、饮食护理
三、用药护理
四、心理护理
五、急症、重症等特殊护理
第四章 中医儿科学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医儿科的科研方法
一、中医儿科传统研究方法
二、现代医学科研基本方法
三、中医儿科现代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中医儿科的科研内容
一、中医儿科学基础研究
二、中医儿科学临床研究
下篇 各论
第五章 初生儿病证
第一节 胎怯
第二节 胎黄
第三节 脐风
第四节 新生儿肺炎
第五节 新生儿败血症
第六节 新生儿硬肿症
第七节 赤游丹
第八节 脐湿、脐疮
第九节 脐血
第十节 脐突
第十一节 斜颈
第六章 时行疾病
第一节 麻疹
第二节 奶麻
第三节 风痧
第四节 水痘
第五节 手足口病
第六节 痄腮
第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八节 病毒性脑炎
第九节 脊髓灰质炎
第十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第十一节 流行性出血热
第十二节 病毒性肝炎
第十三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十四节 艾滋病
第十五节 丹痧
第十六节 顿咳
第十七节 白喉
第十八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十九节 细菌性痢疾
第二十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七章 常见虫病
第一节 蛔虫病
第二节 蛲虫病
第三节 钩虫病
第四节 绦虫病
第五节 姜片虫病
第六节 血吸虫病
第七节 疟疾
第八节 阿米巴病
第八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鼻渊
第三节 鼻衄
第四节 乳蛾
第五节 喉痹
第六节 咳嗽
第七节 哮喘
第八节 肺炎喘嗽
第九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第九章 脾系病证
第一节 鹅口疮
第二节 口疮
第三节 滞颐
第四节 呕吐
第五节 腹胀
第六节 腹痛
第七节 胃痛
第八节 厌食
第九节 积滞
第十节 泄泻
第十一节 便血
第十二节 便秘
第十三节 脱肛
第十四节 疳病
第十五节 肥胖症
第十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夜啼
第三节 汗证
第四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五节 儿童多动综合征
第六节 过敏性紫癜
第七节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八节 缺铁性贫血
第九节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第十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十一节 白血病
第十二节 智力低下
第十一章 肝系病证
第一节 惊风
第二节 癫痫
第三节 多发性抽动症
第四节 痿病
第五节 痹病
第六节 胁痛
第七节 肝痈
第八节 急性胆囊炎
第九节 急性胰腺炎
第十节 肝豆状核变性
第十二章 肾系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第三节 癃闭
第四节 尿血
第五节 尿频
第六节 遗尿
第七节 消渴
第八节 热淋
第九节 石淋
第十节 解颅
第十一节 五迟
第十二节 五软
第十三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第十四节 性早熟
第十三章 其他病证
第一节 夏季热
第二节 疰夏
第三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第四节 奶癣
第五节 荨麻疹
第六节 毒蛇、毒虫咬伤
附篇
一、方剂汇编
二、儿科常用中成药
下载极志愿APP
免费体验更多优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