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竞争力排名:2406
地址:重庆
【发展历程】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51年,1998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获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建成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同年获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70年来,学校秉承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乌金文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西南大地办职业教育,紧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持续探索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路径,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事业取得持续进步。
【办学特色】
学校确立“立足重庆、服务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秉承“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开放合作为支撑”的办学理念,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业属性和专业特色,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政产学研合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砺苦、谨信、惟精、弘毅”品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以装备制造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体,以测绘类和安全类专业为特色,协同财经商贸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等共同发展的“两主体双特色多协同”专业发展体系,着力打造“砺苦砺行、崇德崇技、开放开拓、智慧智能”的办学特色。
【基础条件】
办学地址:学校地处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重庆市江津区,交通便利,紧邻渝昆高铁江津北站和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江津高铁站。
办学规模: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学生14000余人,国际教育学生200余人。
校园环境:校园占地1400余亩,生均占地面积超6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7万余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超30平方米。
图书资源: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70万册,电子期刊4万余册,并建有资源丰富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云平台。
教学院部: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资源与安全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等12个二级教学院部。
专业设置:学校开设有覆盖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旅游、资源环境与安全、文化艺术、食品药品与粮食等9个专业大类55个专科(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高水平专业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18个。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78.02%,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30.58%。其中,教授(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74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0余名),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200余人;博士100余人;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及五年6个月企业顶岗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66%。
教学资源:学校现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重庆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10门,重庆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37门,重庆市级一流课程1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重庆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重庆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产教融合: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校企合作深度,服务重庆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牵头建成1个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2个市级示范职教集团、2个市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是重庆市整体向产教融合型深化高校之一。学校是国家建设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矿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信息技术软件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我校与深圳华为机器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赛力斯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了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等,联合培养3000多人。
【办学优势】
人才质量持续攀升。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2万余名专业人才,在西南地区煤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中,我校校友占一半以上,学校被誉为西南“煤业黄埔”。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2021年国赛获一等奖4项,2022年国赛获一等奖3项,2023年国赛获一等奖3项,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6项,其中“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赛项获五连冠。近年来,学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创佳绩,累计荣获全国金奖5项、银奖9项、铜奖20项;在“挑战杯”系列赛事中,累计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荣获“行星”级作品1项、“恒星”级作品1项;在“中华职教社”“中国创翼”等其他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中也屡获殊荣,累积获得荣誉3项。近三年毕业去向落实率97.39%。雇主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
专家能手领衔授课。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市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市级职业教育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活动站1个、市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是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1年,教师获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2022年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2023年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6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3人、重庆市名师(含重庆英才名家名师)4人、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各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重庆市职业教育中青年领军人才2人、巴渝青年技能之星14人、巴渝学者3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4人、重庆市最美教师4人。同时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担任学校名誉校长,组建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多元办学特色明显。以市域产教联合体为基础,构建“政行园企校”五融合平台,实现“人-产-城-教”深度融合。充分汇聚全国工业互联与智能装备、全国信息通信行业等4个产教融合共同体以及国家级职教集团优势资源,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新大陆物联网产业学院、工业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等8个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成赛力斯、广联达等现代学徒制班;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标准、共建教师团队、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探索出校企深度融合、特色鲜明的多元办学模式。
社会服务紧跟时代。聚焦重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有组织推进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全面加强应用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学校建有“刘人怀院士专家工作站”“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重庆邮电大学共建“复杂系统与自主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与重庆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建黄炎培职业教育研究院,建有“工业机器人与矿山智能装备系统应用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矿业工程应用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安全事故分析鉴定中心”“重庆智慧工程中小学实践科普基地”等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五年来,学校累计立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97项,其中承担教育部科研项目7项、重庆市级重点/重大项目35项。在宗申集团、忽米科技、长安汽车、中船重工重庆齿轮等企业建成博士、教授企业工作站30余个,累计开展企业技术攻关1191项,年均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到账经费超过1400万元。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牵头1项)。授权专利1859件,包括授权国际发明专利87件,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30件,发明专利数量长期位于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70篇,其中SCI、EI论文32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2篇。2023-2024学年社会培训达到4.6万人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村职业教育不断与现代职业教育接轨。牵头成立校地共建的乡村振兴学院,以电商切入为特色,全方位服务地区乡村振兴;牵头搭建新农学校,开展“十百千万”行动计划,育训结合培养新农人才。
国际合作自信有为。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秉持“战略牵引、系统布局、产能合作”国际化办学理念,坚持“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国际化办学思路,创新“三主体、四要素、三功能”高职国际合作CEC(College-Enterprise-College)育人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成重庆高职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家级鲁班工坊,与“走出去”企业和院校共建中泰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职业教育联盟等国际合作平台12个;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200余个。为泰国、马来西亚、老挝、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20余国培养了5000余名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中坦、中泰、中乌、中俄等国际合作项目获批教育部教育对外援助项目、教育部中外语言教育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协作机制项目和“汉语桥”项目、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项目、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等20余项。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项目等试点院校10余项。获得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卓越奖银奖、重庆市外事先进集体、重庆市来华留学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办学成绩】
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能源系统“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突出贡献奖、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试点单位、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获评全国高职院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治理体系建设50强、育人成效50强、创新创业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50强、智慧校园50强、2024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指数星级院校;获得重庆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重庆市大学生就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下载极志愿APP
免费体验更多优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