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竞争力排名:2290
地址:上海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是1993年由同济大学退休教师协会创办,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纳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首任董事长为两院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李国豪,第二任董事长为上海市原副市长夏克强,现任董事长为同济大学原党委书记周家伦。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宝山校区坐落在上海市水产路,校区毗邻地铁一号线宝安公路站,公共交通抵达便捷;杨浦校区坐落在上海市武东路,位于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之间,有浓郁的文化学习氛围。
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
学校源于同济、校长来自同济、师资主引同济、办学依托同济,教学管理秉承同济大学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逐步形成了与同济大学建筑建工等相关专业本科人才错位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学校2010年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2016年被评为“上海市特色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连续五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文明校园)”,2020年荣获“AAAAA级社会组织”称号,2020年入选上海市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市级示范校,案例入选教育部职成司100个“三全育人”典型案例,2023年获得“上海市绿色学校”称号,2024年获得“上海市节水型学校”称号。2022年,人居环境与建筑设计学院教工党支部被上海市委组织部命名为“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设计创意学院直属党支部入选“上海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4年人居环境与建筑设计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坚持高质量办学
学校办学坚持“求实求新、人人成才”的校训精神,秉承“立德树人、强技乐业”的办学理念,以数字技术、土木建筑类专业为特色,紧密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现设有人居环境与建筑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护理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设计创意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重点建设土木建筑、财经、汽车、计算机、艺术设计、交通运输、护理、学前教育等专业,其中建筑设计、助产、工程造价三个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
坚持职业特色办学
学校坚持“专业建设是立校之本,质量提升是强校之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高职教育办学定位,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产教融合、育培并举,办学思想依托专业资源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形成联动机制,与同济大学、瑞金医院、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集团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协同育人,探索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坚持高水平办学
学校有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上海市一流专业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产业学院3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实训基地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上海市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3个,“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本,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17门(含6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市级教学团队11个(含5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市级教学名师3人,晨光学者16人,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6项(一等奖2项),市级教学资源库3个(示范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5个,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3个,上海高职教育质量决策咨询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个,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6个,“高本贯通”试点专业3个,“中高贯通”试点专业8个,教育部认定项目10个。我校为教育部“1+X”项目试点院校,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23个。
坚持国际化办学
学校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巴西、泰国、捷克等国家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引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课程资源,每年都会输送大批师生赴境外学习交流,通过借鉴国(境)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有选择性地引入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中外联合培养项目,推动师资水平、专业发展和学生深造的提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下载极志愿APP
免费体验更多优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