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竞争力排名:1683
地址:广东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4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珠海教育学院、珠海广播电视大学、原珠海市工业学校、原珠海市财贸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经过近20年的发展,办学实力显著提升。
一、深耕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
学校2004年成立,2011年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开始,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启动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并于2020年4月正式成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2个主要办学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并超过国家骨干及省示范中位数,办学实力和影响力逐年稳步提升;2022年8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为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进一步明确建成广东一流、全国知名高职院校的目标。
学校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约500亩),建筑面积约30.68(含开大)万平方米,现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新能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31个高职招生专业,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8000余人,珠海开放大学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超10000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9人,其中专任教师404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3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1人,在读博士29人),高级职称人员139人,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专业领军人才2人,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9人、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全国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技术能手2人、珠海特聘学者1名、珠海市高层次人才5人。
二、聚焦“产业第一”,优化专业布局
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精准对接珠海“十四五”时期的产业发展目标,优化专业布局,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为100%,重点发展工科,学校资源也重点向工科专业倾斜,工科专业比例超过50%。重点建设大数据技术、数控技术、跨境电子商务3大高峰专业群,并带动船舶动力工程技术、旅游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三大特色专业群协同发展,形成“3高峰3特色”专业群。其中数控技术、大数据技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跨境电子商务4个专业群已进入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序列。
三、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政教育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部在编配齐配强思政课、辅导员队伍,建成思政教学体验馆——树人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切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2021年以来,2名教师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全省思政课教育教学评比等活动中,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学校大学生理论宣讲队入选2024年团中央“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团”和“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1000个宣讲团队名单。学校持续推进“三全育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先后建设了立德园、树人馆、青年之家、女生之家、学生事务服务大厅等社区思政平台,思政工作成效提升明显,获批教育部“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自主试点单位。
学校狠抓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推动“岗课赛证”2021—2024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共获得奖励261余个,其中一等奖57个,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获批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省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院校、省三二分段专升本(3+2)和四年制(2+2)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改革试点院校。
四、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产业发展
学校积极与区域龙头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合作单位200多家,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合力打造政校行企共商、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学校与格力电器共建“格力明珠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双方教育和技术资源的优势,精准培养符合格力电器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022年2月,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与我校共建的产业学院喜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贡献奖,此为全国唯一获得杰出贡献奖殊荣的校企合作奖项。
学校聚焦区域经济,始终服务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金湾区政府、区域四十多家知名企业共建“金湾智造产业学院”并成功立项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2023年5月,与金湾区政府、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金湾·大学科技园并引进创业企业(团队)16家。学校作为市区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有2000多平方米的珠澳大学生创业谷,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加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格力明珠产业学院金湾智造产业学院”“珠海泰坦新动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等8个跨专业产业学院,其中5个已立项为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
五、深化国际合作,助推职教发展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构建“融澳拓港、引智输能、服务海丝”的国际合作格局,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水平院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学分互认、师生交流、援外培训、课程建设、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国际交流合作,荣获“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珠海市首批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等荣誉。
学校联合法国、德国、英国等高校及行业协会,开拓多个专升本渠道,累计培养毕业生200余人。学校是教育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会员、“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2022年获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立项建设5个“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27位教师入选“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重点专业工作筹建委员会,为金砖国家未来技能课程的开发与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学校承办和参与国际职业技能大赛,近五年师生获国际奖项达25项。
六、发挥自身特色,拓展社会服务
依托珠海开放大学(珠海社区大学)平台,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建成了社区学院4所,社区学校18所,社区教学点107个。每年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超30000人次;开展面向政府、行业、企业的非学历培训30000多人次;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与培训近10000人次;承担全市成人高考报考、研究生考试报考等服务工作近20000人次;为全市300多个党政事业单位提供干部培训支持服务。学校秉持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开展对澳学历教育,与广东开放大学共建珠澳分校,成功推动教育部同意国家开放大学恢复对澳门招生,并与华侨大学合作开展对澳教育项目,目前成人学历教育有669名澳门生在读。学校建立了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珠海分中心、珠海市干部教育培训网、市民终身学习管理平台(珠海社区大学教学管理平台)等多个网络学习平台,是珠海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在单位,每年承办珠海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近三年,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位列高职院校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行榜141位。学校立项省级科研与技术服务平台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珠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珠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5项。学校汉语水平考试考点是国家汉办批准的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服务珠海及周边地区国际友人汉语水平提升。
下载极志愿APP
免费体验更多优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