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4年,前身是重庆市团校,1987年成立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6年转制为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16年根据中央群团改革要求,学校由团市委划转市教委主管,是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学校现有北碚校区、巴南校区、巴南新校区三个校区,办学主体坐落于重庆高职城,北碚校区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歇马拓展园,校园总占地面积近1000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是求知问学的理想之地。学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健康医学院、航空与汽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7个教学二级学院,开设专业37个,已构建形成七大专业群,在校学生14000余名。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158名,市级及以上人才15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6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65%以上。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秉持“明德笃学、求真强技”的校训,围绕“以人为本、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培育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大力提倡“向善向上、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着力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高度融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大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创新推进法治思政课、保密思政课、红色艺术思政课等一批特色“思政金课”,深入实施“青马工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青年精神“一标三融五化”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努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生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600余项。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
牵头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和旅游产教联盟、新型显示产教联合体、全国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数字教育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市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市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中德(重庆)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倪光南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集科技创新、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双师”培养、企业生产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能工巧匠近300名行业导师。
学校坚持开拓开放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先后与白俄罗斯、日本、埃塞俄比亚、德国、美国、泰国等国家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比亚迪、泰国春武里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打造泰国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汉语桥项目,实施校际交换生、课程培训、学历提升、境外实习就业等国际合作项目。积极推动实施“中文+职业技能+非遗传承”“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成渝)”等特色育人项目,探索开展学生国际化双向交流、国际化师资培养,打造职教出海新典范,塑造“留学重青”国际合作新品牌。
下载极志愿APP
免费体验更多优质功能